基社同學畢業四十周年,大家都欣喜雀躍,切切期待著今年(2014)十一月的「紅寶石禧慶典」。為表隆重,我們特別邀請鍾麗芬同學為慶典設計標誌。
麗芬才藝卓越,心思縝密,設計淡雅簡樸,格高意遠,不但增輝添慶,更勉勵我們毋忘母校的培育,秉承並發揚「至善至正」精神。
歲月易逝,年華漸老,在培正中學畢業四十周年的此刻,真有這感覺。在人叢裏看著百多張親切的臉孔,同在大樓梯合照,怱怱那年,校園美麗記憶,卻原來「眨吓眼過咗幾十年」! 141122期間,田榮先不斷呼籲同學們「寫吓嘢」,又走來我耳邊似命令地說:「周美亮,你以往都是以日記形式很清楚地記下每個項目,今次都一樣啦!」無奈花甲的我短期記憶力有限,只能作片段描述,其餘就讓數千張照片說話,一起重溫美好的「基社紅寶石禧慶典」各項活動吧。 141121星期五 新界一日遊 紅寶石禧序幕節目由陳劍鳴安排,9 am九龍塘站集合,坐旅遊車出發,遊新界濕地公園、元朗鄧氏宗祠古蹟、聚星樓等。導遊小雲指著鄧氏宗祠壁上字考我們:呢四個字點讀呀?田榮先立即大聲讀出「壎箎翕翕」,並作解釋,顯示其中文根底。羅健廣說:『圈慈泣泣乜嚟咖?依依泣泣我就識!』 周武肅小時住元朗,她哥哥周武屏在屏山出世,弟弟周武元在元朗診所出世,以名之,但何故用肅字則欠解。 花前樹下,小道邊、古井旁,都留下我們的足印笑語,同學們連怕醜草也玩個開懷! 晚飯於容龍海鮮酒家,是夜海鮮靚、味道好、場地正、服務佳,有勞關溢康細心超值安排。這晚李鳳鳴的先生Larry大快朵頤,吃得超級開心。 關溢康,唔該得閒再 encore 呀! 141122 星期六 基社紅寶石禧慶典 中午籃球賽,對比我們年輕11年的智社學弟,雖輸了球賽,但捧場同學仍歡呼助陣,女同學們揮舞彩球,啦啦隊贏晒! 基社籃球隊十二健將: 黃景怡、王熊、鄭浩華、區春生、黎秉然、余成勤、王日祥、黃循紅、伍德賢、王瑞華、陳大為、蕭一和。 2 pm樓梯大合照,多謝陳志文和好拍檔甯哥給我們拍照,而且即晚有照片派發給各同學。 3 pm基社李思廉禮堂開幕禮,禮畢眾同學湧往鄰近餐廳覓食,我去的那家就有數十同學進餐,李振強也在座,又發揮李老板本色,宴請全場同學們,謝謝了! 5:45 pm小學飯堂外集合,準備入禮堂舉行紅寶石禧慶典,百多位同學邊排隊邊傾談邊拍照,樂無窮。 禮堂中,李振強高舉社旗,帶隊上台。林惟良、林仙韻任慶典司儀,有五位老師和我們一起合照,分別由五位女同學陪同上台: 李仕浣校長,李素貞 陳力行校長,李鳯鳴 梁崇榆老師,黃研茵 劉紹其老師,周武肅 陳耀旭老師,莫詠芳 余盛彪、田榮先、馮國華代表基社致送捐獻與小學部及中學部各八萬元正。 8 pm 同學日大公宴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基社坐滿十席。我校「薪火相傳」項目由林惟良舉社旗上台。同學會籌款,李思廉以五萬元投得紅酒,即場與同學們暢飲。劉培森、李振強二人在黃杏秀傾力協助下,奮勇奪得乒乓球比賽冠軍! 同學印象 Snapshot: 傅惠麟、邵家健和黃進源可得凍齡獎(不過黃大仙中學時已經是這模樣)。 喜歡遠觀鄭江瑋清清秀秀的模樣兒。 黃勤道那雙小眼睛帶著溫暖柔和的眼神看同學。 戴斌兒仍像中六那樣常帶微笑,靜靜地欣賞融合在同學們的笑語。 陳大為高大英俊,鄭徽說以前沒發覺大為這麼「靚仔」,她可真是走寶了呢! 自中一光與鄺鑑開同班,他便是數十年如一的謙厚好好先生。 異父異母兄弟羅健廣、陳耀德。 (梁子都認錯人,鄭徽忍唔住要同佢地影張相) 邵家健、唐錦泉趕買校呔扮靚靚。(很可惜錦泉報名台灣團時已額滿未能同樂。) 黃俊豪一派自信穩重的老師模樣。 曾金雄中學時住九龍城浸信會附近,常與他同乘巴士,感覺他現在仍是個害羞的小男生。 中學畢業後曾與陳劍鳴和陳志文為「基社通訊」刋物趕工,那是執字粒油墨印刷的年代;這次紅寶石禧,再常與他倆共事,有點像時光倒流,懷念往日,也珍惜現在。 忻尚永肚腩消失了,他拍照時喜歡用呂奇的手勢。 葉家寶141122當日亞姐選美決賽,仍盡力趕來拍大合照,感動! 王日祥百忙中抽空支持 141122,又落場打波,還要趕 5pm 飛機,認真唔話得。 加冕禮後,王熊、馮國華盡責,成功交涉「搶車」送同學往九展大公宴場地。 馮國華像莫詠芳般,也常穿紫衣。(但不知是自願還是被迫) 楊欽謙邀同學們去印尼耶加達找他打高球賽。據梁子說,中學時基社打網球打得最好的就是他,現在欽謙愛上高球了。 余曼彤去了美國43年,這趟是第二次回港,她樂觀和藹的笑容給我很深刻印象。她的兒子31歲,是馬拉松長跑健將,田熾先說以其成績,應是有天才的跑手! 莫詠芳說和冼棟榮在小學時成日鬧交、重打埋交添,而家稔起都好好笑。 鄭偉棠束小鬍子,笑起來的模樣卻仍像中學生。 谷偉明、范維森、黃正坤依然鐵三角組合,常聯袂出席。 劉浩然斯文淡定常微笑。 許友明接受小師弟妹們訪問時說做記者三十幾年,訪問得人多,但是第一次接受訪問,個樣好冧。 胡約翰持續謙謙君子、老成持重。 基社同學好名字:麥耀基、陳鴻基、霍紹基。 聞說當年男同們都給接吻魚罵,翁恩賜和劉志恩卻特別例外,何解? 141122那天,很多人都沒時間吃午飯,下午四時許在茶餐廳茶點後,順道帶了份三文治給田榮先和林惟良,阿良把半份三文治捧在手上,滿有感慨地說:「認識周美亮數十年,她對我最好就是這次了!」 141123謝師宴 窩打老道維景酒店 筵開八席,雙林連任司儀,伍德賢領禱並領唱校歌。 余盛彪致謝辭感謝各位出席的師長、同學、家眷、籌委會同學。 出席老師:李仕浣校長、陳力行校長、梁崇榆老師、劉紹其老師、余榮端老師。 第一次參加加冕活動的同學:余曼彤、葉美寬、黃婉思、岑柏湛、陳恆理、劉培森。 鍾麗芬設計紅寶石禧Logo和Banner,並出錢出力,在三藩市訂造並攜帶回港。 梁宗岳弟弟梁宗存在同學會大公宴以三萬元投得紅酒,送贈賀基社紅寶石禧。 黃景怡設計及訂製籃球衣。 捧場家眷: 陳聰太太 Angela 陳耀德太太Linda 陳康年太太Cindy 陳之信先生 David謝 周兆麟太太 葉美寬先生David潘 江若蘋先生張金城 李鳳鳴先生 Larry Lam,李伯母每屆基社加冕都出席 李思廉太太 Elisa 劉浩然太太 Sophia 羅達威太太 Eva 伍德賢太太 Michelle 冼棟榮太太 Erica 岑柏湛太太 Bonnie 蕭一和太太Carolyn 黃進源太太Vivian 籌委會成員:余家材、王熊、馮國華、陳劍鳴、陳清海、林惟良、區春生、陳志文、黎秉然、李振強、鍾希潔、鄭徽、周美亮、陳佩明、林仙韻、田榮先、余盛彪。 謝師宴菜譜:鴻運燒味拼盤、彩椒百合花枝蚌仁、香芒海鮮脆筒、翡翠騰橋排骨、瑤柱珍菌龍皇羹、蝦籽花菇富貴花、清蒜游水大海斑、唐宮香茗茶皇雞、錦繡揚州炒飯、韭菜豬肉餃子、蛋白杏仁茶、環宇時鮮水果盤。 141124至141127台灣四天行 我們同遊阿里山,漫步參天古木中;在山青草綠羊肥的清境農場留影並勇嚐羊奶雪糕雪條、泛舟同樂、造紙扇、嚐鮮品茗、在夜市吃個痛快!最難忘,阿里山上,曾慶瑜帶給我們的熱情香濃驚喜之夜,使台灣之行,酣暢淋灕中帶點依依回味…… 香蕉新樂園 141124晚餐 精緻雙拼(涼拌蟹柳花枝幹黃金柳葉魚) XO醬青豆炒蝦仁 避風塘炒螃蟹 糖醋海上鮮 五香南瓜蒸肉 香辣醬雞丁 時蔬 例湯 水果 南芳花園宴會廳 晚餐 糖醋子排 蠔油鮮菇 埔里半粉 時蔬 芝麻香酥碧玉筍拼野薑花 百花蒸魚 通天草燉盅 原汁鴨肉 花手捲 花彩和風 水果 雲之南 擺夷風味 雲之南大拼盤 清蒸鮮魚 雲南大薄片 富貴土油雞 擺夷錦灑 三杯豆腐 擺夷米餅 鮮味雞湯 時蔬 水果 141127 臺灣阿霞飯店 午餐 台灣野生烏魚子 紅蟳米糕 鮑魚豬肚湯 雙拼(蝦棗、肝捲) 香茹清燉腳筋 清蒸石斑 鹽水活蝦 寶島水果 阿霞傳統甜湯 141122歡樂的一星期,「轉眼分離去,春花秋月,人生好景,我愛世緣隨分定」。 我與幾位朋友結伴逛街,好像是中環吧...迎面一家小店,掛著香噴噴的小燒豬,我們馬上要了一隻,然後忽然有一位好幾年沒見的舊同事不知從哪鑽出來,二話沒說,笑瞇瞇的捲起衣袖,抄起刀把燒豬細細的切開,微帶焦紅的豬皮一小方塊一小方塊的切的好整齊,然後他一揚手一掀,豬皮竟又整整齊齊給掀開來,露出下面熱乎乎的、冒著薄薄一層油的豬肉,想不到這同事還有這樣利索的手藝!我們不約而同的伸手撕下豬肉來吃,那肉精瘦,一絲一絲的鮮嫩可口,肉汁在嘴裡打轉,肉還沒嚼完就忙不迭的拿一小塊豬皮來吃,薄薄的又香又脆!吃吧抬頭四下看看,想不到中環還有這樣精緻古老的小巷,前面好像還有一片小廣場,陽光下,沿著這米白色的廊柱悠悠地走,猶如在歐洲的小鎮散步...... 慶瑜,然後我醒了.....多美味的夢!我的夢從來就可以多姿多彩,充滿顏色、動作、藍天、山川、海洋....但是,在我的夢裡,那怕是滿桌佳餚,從來就是食物端到嘴邊,一張口就醒了,在夢裡我總是沒機會嚐到食物的味道,為此我多年來心有不甘。 昨晚上,我頭一次有了這樣美味的夢! 我今天想起來,放懷大笑,我終於可以對人說,我的夢,色、香、味俱全! 我急不及待的把這夢告訴你,目前也只能告訴你,你一定也會會心的微笑。即使燒豬宴因種種原因辦不成的話,我感覺我已經嚐到了,那味道將永記心中。 (周美亮註:以上是鄭徽在紅寶石禧前給曾慶瑜的電郵。基社四十多人台灣四天遊,慶瑜只告訴徽徽一人,她在11月26日當晚會在阿里山相聚,並安排現場山地燒豬與同學們共享。徽徽心中抱念著這秘密,日有所思,終成夜有所夢。一眾在燒豬前,由我和慶瑜讀出她的——燒豬夢!) 慶瑜引發徽徽的燒豬美夢,如今夢境成真,徽徽笑得開懷! Since I was quite young, I have been eager to join the events of Pui Ching, Class of 1974. My parents speak of their time in secondary school with fond memories, and all of their classmates that I have met through dinner gatherings and outings are friendly, considerate, and always make me feel welcome. So when my mother asked if I wanted to join their Taiwan trip as part of their celebration of the Class of 1974’s Ruby Anniversary, I responded with an emphatic “of course!” without hesitation. I couldn’t wait to enjoy the good food and great company! However, when I mentioned this trip to my friends, I realized that it would not seem like an attractive trip to other young working-class adults. Would there be any others your age? Is your brother going with you? What will you guys talk about? So…I guess you’ll be their photographer? These were the typical responses I received. I didn’t second guess my decision; however, I did start to wonder – why were the gatherings of the Class of 1974 so appealing? During the trip, I found my answer. I met many new classmates, and got to catch up with those who I have known for years. It was surprising to know that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some classmates had seen each other since their graduation! How strange, that their friendships transcended time…everyone acted with a closeness and giddiness, as if they were back in secondary school! A special guest appearance by a classmate who took time to arrange and travel down from Taipei to Allishan to have a meal with everyone was especially heart-warming. The classmates’ rousing singing of their school anthem demonstrated a pride and fondness for their school. Classmates eagerly revealed stories from those good ol’ school years, and kindly chatted with me about things from their past and personal lives to their thoughts of today’s world and its events. Though it was 40 long years ago that they had graduated, it seemed only 40 short years ago that they had all experienced their youth and memories together. When my mother returned from the trip, she quickly got to work, spending hours processing the photos and writing up a detailed diary describing the events of the 141122 Ruby Anniversary. Though not everyone could make the trip or the 4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 all classmates are able to share the wonderful times through the photos and write-ups. I can see that my parents and other classmates work tirelessly to plan, organise, and report on these wonderful events to share the joy with all classmates. The gift of true friendship is not readily found, and the Class of 1974 truly treasure this gift. It was a wonderful trip, and I feel blessed to be a part of your joyful friendships. Congratulations on a wonderful celebration of 40 years! Keep the fire burning! 熹婷與媽媽於阿里山留影 早陣子,我不斷邀請同學投稿,記述加冕活動各種樂趣,讓大家回味,大都是支吾以對,不置可否,惟獨周美亮一如既往,不但爽快答應,更一貫的筆健文捷,整理好加冕照片後,馬上動筆,兩下子便付稿。既交了稿,理自然直氣更是壯,於是輪到她催迫我寫文,更甚者,竟然連愛女熹婷也出動,母女中英雙劍合璧,斐然成章,文采相輝,實在逼人太甚! 既然無法招架,只好硬著頭皮,再次狗尾續貂,姑且補記美亮遺漏一二事,聊博一粲。 1) 2014年11月21日 新界一日遊與海鮮晚宴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良朋郊遊佳日。除了潘皓珣因為身體不適,與華志平臨時決定不來,另外陳志文因為工作來不了外,43位同學上午九時齊集九龍塘地鐵站,揭開紅寶石禧慶典活動第一炮。 上車後,導遊小姐知道這是我們畢業周年紀念活動,問是大學畢業抑或中學畢業四十周年,我信口答是幼稚園畢業,頓把她嚇呆了!可惜我這副尊容欠缺說服力,硬把年齡少報了十二年,怎麼說都難以置信! 今天所去的幾個地方,對我來說都是新景點。濕地公園、屏山文物徑、紅樓,聽是聽過好多次,開車也經過不少次,但卻從來沒有去過,能夠和老同學悠閑優游漫賞,信可樂也。 午餐在流浮山海鮮酒家吃素 — 對,沒看錯,是在以海鮮稱著的流浮山,海鮮酒樓裡吃素!感覺確實有點周星馳,但這無厘頭的安排卻更突顯出晚餐在容龍吃海鮮的豐富。在公佈了紅寶石禧活動後,關溢康馬上打電話來,請纓為我們安排這個晚宴。雞糠長袖善舞,能方能圓,各行各界都吃得開,經他打點,我們整晚都受到上賓式招待。大堂擠滿人客,氣都透不過,我們卻在偌大的廳堂裡輕輕鬆鬆的吃,更有充裕地方擺陣拍照。菜式之美更是不在話下,雞糠輕輕一句:「唔啱食就唔俾錢!」上上下下馬上打醒十二分精神,細心泡製,魚蝦蟹、蟶子、扇貝、鮑魚,應有盡有。人人都吃得飽、吃得開心、吃得滿意,結帳每人平均不到$500,超值得很!但不得不給大家「溫馨」提示:千萬不可以這價錢作準,沒有雞糠坐陣,起碼要兩倍價錢才能落樓! 2) 2014年11月22日 紅寶石禧加冕慶典 自1999年,我們每次加冕都與其他社打籃球友誼賽,增添禧慶。銀禧(1999)對1968仁社、珍珠禧(2004)對1996 Spree(球隊名)、珊瑚禧(2009)對1969昇社,大家都盡興,玩得開心。除了對1996 Spree 那場球賽「僅」輸幾分外,我們在其他兩場都談笑用兵,贏成條街。於是大家都有點囂,覺得無謂再找老人家消遣,浪費青春。 本來1979榮社(珊瑚禧加冕班)已接受了我們挑戰的,但他們竟然臨陣以湊不足人組隊為理由而打退堂鼓,簡直不成體統,情何以堪?見到學弟臨陣退縮,我們的心更雄,不但挑戰更年輕的1984智社(珍珠禧加冕班),黃景怡、區春生等更想多約一隊元老隊,以發洩過剩的精力,「可惜」元老隊又是組不成軍,只好「將就」與智社玩兩手,聊勝於無! 球賽開始,區春生、鄭浩華、黎秉然、黃循紅、黃景怡先打頭陣。我們「差點」便先開紀錄,先拔頭籌;雖然開賽即落後,但我們並沒有氣餒,又曾經「差點」追成平手。本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無論勝負,彼此切磋,確是賞心樂事,但這班小朋友卻不跟老學長客氣,衝撞搶截,全力以赴,毫不留情。結果,我們當然是「差點」,但場邊擁躉、粉絲、啦啦隊興奮如常,依然看得開心痛快,氣勢之盛,絕對大勝! 兩點鐘在大樓梯拍完大合照,三時參加小學的「錢涵洲紀念大樓」與「基社李思廉禮堂」開幕儀式。這個典禮幾番波折,終於搞成,但學校在整個安排確是粗疏,對捐款嘉賓李思廉不夠體貼,禮數不周,每每要我們向學校提醒、爭取,好在大家都愛護母校,沒有計較這些。 由於同學日加插了開幕儀式,同學日大會延至近五時才開始,基社更要等到六時餘才開始紅寶石禧典禮。林仙韻、林惟良任司儀,李振強擔著社旗帶領百多位同學上臺,跟陳力行、陳耀旭、劉紹其、李仕浣、與梁崇榆五位老師合照,繼而呈奉紅寶石禧捐獻,回饋中小學各八萬元,儀式簡潔、流暢、隆重。下臺後,接著上臺的是慶祝珊瑚禧加冕的榮社,學妹在臺上說,每次加冕都是跟著基社,感到很大壓力,看見我們的陣容、組織、紀律,令他們慚愧不已! 八時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母校125周年校慶晚宴,筵開一百二十多席,基社坐滿了十席。 澳洲培正同學會會長徐兆敏(昕社),前陣子看到我們紅寶石禧背囊,非常喜歡,打算照版訂製,作明年在悉尼舉行世界培正同學日的紀念品。本來,培正一家親,實在無所謂,更何況這個背囊根本談不上版權。但今晚見到徐兆敏,我乘機藉此大造文章,硬拉他過來我們這邊,幾位同學馬上圍著他,喊打喊殺的索取版權費,最後周美亮拉曾慶玨過來和徐兆敏合照,總算是「暴力開始,和平結束」(香港一哥論「佔中」的廢話)。 席間除了有學弟歌星、學弟魔術師表演外,還有不同的遊戲。其中乒乓球賽,李振強與劉培森代表基社應戰,不但動手,更要動腦動口,好在黃杏秀、林惟良在旁邊落力提示,乒乓孖寶不負所望,贏了比賽!這晚,整個場地鬧哄哄的,我根本無法留心臺上的事情,只當這乒乓球賽是一般的遊戲節目,但賽後李振強竟然向我追討獎金!李老闆說話向來沒正沒經,我從來都是聽過便算,沒有放在心上,但他卻鄭重其事地連番追問,叫我不得不正視。查問過後,原來那場球賽的確有獎金,建設銀行(與母校合作推出培正信用卡的銀行)贊助了$8,888給得勝隊伍,李老闆果然沒有吹牛!感謝李振強與劉培森,慷慨將這筆獎金捐贈給基社,作日後支持母校或同學會之用。發達囉!基社好嘢! 同學會藉今晚的盛會拍賣籌款。李思廉以 $50,000投得顧明均學長(1966皓社)送出的 Imperial Size (6-litre) 名酒,李思即場以美酒饗宴同學。梁宗存(1977傑社)具心思,以$30,000投得另一支林培培學妹(2003信社)捐贈的 Imperial Size 名酒後,馬上送給我們,慶賀基社紅寶石禧,大家莫名興奮感動,梁宗岳老懷大慰笑著說:「我教弟有方啫!」 不但同學愛護我社,連家人都愛護基社,基社的確好嘢! 3) 2014年11月23日 謝師宴暨惜別會 很多人對「維景酒店」這個名都陌生,但若說「沙士酒店」,大家便馬上知曉。當王瑞華問我「什麼維景」時,我也是這樣回答,但他竟然說:「沙士?乜而家唔係興依波拉咩?」 謝師宴設在維景酒店唐宮,筵開八席,陳力行、劉紹其、李仕浣、梁崇榆、與余榮端五位老師出席,接受我們致敬。林仙韻與林惟良兩位金牌司儀繼續擔綱,將整晚氣氛都搞活了。再加上梁宗存送的 6-litre 紅酒,劉達邦與周光明每人帶來一箱酒,整個場地都紛紛鬧鬧,情緒高漲。 酒過三巡,自然要來點集體遊戲。先是鬥培正年資,我那桌坐了幾位自詡為長期顧客的李振強、劉志恩、黃瑞源等,其中光是李老闆已獨具17年資歷,滿以為必勝無疑,但卻不明不白的輸了,幾位台柱都極不服氣,質疑其他人篤數作大!再鬥寫老師花名,我那桌又是兩下子便寫出近六十個,而且全部說得出老師原名,又滿以為必勝,卻遭鄰桌妒忌,硬說我們沒有把原名「寫」出來,犯規出局! 雖然兩晚都因為要駕車而嚐不到美酒,但和同學把臂交往,蕩著青澀歲月,蕩著舊日夢憶,蕩著不解情緣,醺醺然我沉醉在紅藍同窗情。 4) 2014年11月24日至27日 臺灣四天遊 謝師宴中,黃進源(剛去臺灣回來)與邵家健都苦口婆心地溫馨提醒,阿里山上冷,大家切記多帶厚衣,以免受涼。是夜,余家材回到家裡,馬上翻箱倒籠,找出羽絨褸、Fleece等寒衣,重新執捨原已準備好的行裝。提示果然「溫」馨,在臺灣那四天,溫煦暖和,陽光普照,熱到幾乎出熱痱,余家材媽然有聲,誓要找黃大仙與邵百冇兩人,見鑊打鑊! 臺灣的導遊趙仰偉先生,香港出生,幼時舉家搬到臺灣,廣東話不算流利,但還算靈光。尊翁為他取名「仰偉」,足見趙老伯對兒子寄予厚望,只可惜來到臺灣,國語讀音就變成「陽萎」,於是老趙千叮萬囑,切不可直呼他的名!既然「陽萎不行」,我們唯有以「偉哥補救」!但他的大名實在深入人心,所以在最後一天,填寫意見表時,伍德賢主教下意識的問:「個導遊叫楊乜嘢偉話?」 在臺中逛逢甲夜市,品嚐路邊臭豆腐、胡椒餅、各式小吃,別具風味。不能不試的,當然是著名的「老董牛肉麵」,基社同學坐滿了整個二樓;在臺灣,原來「牛肉麵」與「牛肉湯麵」並不一樣,雖然兩者都是湯麵,但前者是「牛肉」加湯麵,後者則只有「牛肉湯」加麵! 參觀廣興紙寮,負責講解的小妹妹,說話不是「阿」、「喔」、「啦」,就是「喲」、「囉」、「嘛」個不停,黏黏甜甜,聽得人軟軟膩膩,糯得厲害;跟著她做紙扇,儼如小學生上勞作課一樣。我向來手藝不工,再加上小學教勞作的鄭煥時老師,偏心女同學偏到出面,使我對勞作課更無興趣,但這位可愛小妮子,甜言軟語,最難將息,於是老同學都很聽話的跟著她「左一圈,右一圈 ……」的唸,意趣橫生。 雖然到過臺灣不少次,但臺中、臺南這一帶卻是第一次來,景色是出乎意料的美。清境農場,青山綠茵,藍天白雲,心曠神怡;阿里山上,古木參天,清幽恬靜,寵辱皆忘。但最令人驚喜的,不是景色,是情。 遊畢阿里山與奮起湖,當晚就在山上晉膳。去到餐廳,鍾麗芬居然遇到熟人,上前擁抱。當時心想:「來到這裡也會踫上朋友?麗芬真是相知滿天下!」 正感欽佩,忽然見到鄭徽也上前擁抱,更是一驚:「連鄭徽都識得?」 接著是第三位女同學 …… 但我依然懵然不知,只是對眼前景象驚訝不已,忽然旁邊有人說:「曾慶瑜嚟架!」老人家才恍然大悟,這份驚喜頓為阿里山的蒼茫暮色平添三分春意。 慶瑜禮數周到,親切有加,不但專程從臺北趕過來相聚,並早早準備好山野乳豬,即場燒烤,更帶來一箱啤酒,親自逐桌子端上,柔情似水,熱情如火,怎生消受?大家都感激感動感戴,也只有紅藍兒女,才能享受這隆情厚誼;臨別,伍德賢帶領唱校歌和校旗歌互勉,才與慶瑜依依道別。 酒醉飯飽,大家都不想動,正好在回程車上小休;回到賓館,依然感到飽飽的,尚未落格,但心想明天就要回香港了,死就死啦,一於再去吳景唐房裡,繼續吹水,完成阿里山上未竟之燒豬與啤酒,飽食終日,快哉! 5) 無言感激 籌辦經年的紅寶石禧慶典,在一片歡樂聲中落幕。 加冕期間,許多同學都給予過份獎飾,令我汗顏,自愧不配;但另一方面,我又深受感動:得到你們鼓勵與肯定,銘感五中。紅寶石禧圓滿成功,全賴多位同學衷誠合作,齊心努力;大家都沒有計較付出多或少,一心只想辦好慶典。雖然忙,卻忙得開心,亦享受著整個籌備過程,於是有事沒事都召集開會,乘機刷一餐吹一番。 紅寶石禧圍聚了不少「失蹤」多年的同學,有些是多年沒亮相的,有些更是「聞所未聞」的同學,但不管是相熟不相熟,見到面便很自然地感到親切,好像你我昨天才在圓樓梯上追逐。有同學全程全情參與,我們感到鼓舞;有同學只參與部份活動,或臨時即興報名參加活動,我們感到驚喜;有同學無法參與任何活動,卻努力抽空跑過來和同學見面,甚至越洋過來拍一張全家福,我們無限感動。對每位同學有形無形的支持,我們由衷感激。 都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學了,兩心相照,講多便嫌囉嗦,嫌世故,嫌見外。 6) 壎箎翕翕(粵音讀作「圈辭泣泣」) 在屏山鄧家祠,導遊指著牌匾上這四個字,問怎麼讀?我們幸不辱命,沒有丟培正的臉。 壎箎,分別是以陶製及竹製的古樂器,比喻兄弟親切和睦,壎箎相和。 走了近六十年的路,沉浸半個世紀基社情,壎箎翕翕,美哉! 我很久沒有執筆寫文章了,所以墨水有限• 但見到熹婷妹妹都寫,所以硬著頭皮都寫幾個字• 籌備會議我在71年移民到美國,這是我第二次回港.第一次只停留數天,跟三幾知己聚餐便離開了,今次卻有十天的時間,所以時間比較充裕• 到港後第一個電話便是找陳佩明,聽到她的聲音很高興,她一口便邀請我參加當晚最後一次籌備議會,我當然很高興答應• 得知他們勞心勞力的為基社服務,實在非常感激• 當晚只認識佩明與陳穎安兩人,其他的都不相識,所以我被稱為“神秘人物”,但各人對我都非常熱情,很感動• 今次我所有活動都參加,新界一日遊,令我見識不少,壎箎翕翕,田榮先不假思索,一口已說出答案,佩服佩服.容龍海鮮酒家一宴,非常豐富• 籃球一戰,基社球員,健步如飛,十分賣力,雖敗猶榮• 加冕有一百卄二人, 十分豪壯。 台灣四天遊,大家同聲同氣,旅途氣氛十分熱鬧,十分滿意.大家都買很多台灣特産,正是滿載而歸• 完成我朋友所說的," trip of the life time" . 希望下次能再跟你們一起玩。 多謝你們對我的照顧• 後會有期• 祝各位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回到加拿大溫尼泊後,仍然常常惦著今次與基社同學在香港的紅寶石加冕及各項活動,包括遊新界,加冕日,大公宴,謝師宴,及同去台灣旅行的日子,雖然時間不算多,但令我心中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與久未見的同學重逢,每一張面孔,不論是熟悉與否,對我而言,都是那麼親切,見到退休的老師,雖然有些都忘記了他們的臉容,但心中對他們的尊敬,四十年後,卻反而有增無減,歲月見証了他們對教育我們及所有培正學生的委身和貢獻。每一張面孔都是情缘,每一張在培正拍的相片都是一個美好的留影,留下了與各同學難得相聚的時光,亦勾起了一些早已忘記的同窗日子。 新界一日遊,十分回味,訪濕地公園,行流浮山,遊鄧氏公祠,漫步屏山文物徑,大伙兒在紅樓拍大合照;在容龍吃的海鲜宴,是我覺得最美味豐富的一頓海鮮餐,多謝關溢康同學的辛勞安排,如果下一次加冕,再搞一次這個級數的海鲜宴,我擔保有超多的同學踴躍參加。 ![]() 在台灣旅行時,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同學樂意掏錢買一些小吃請大家同享,有時是在夜市買到,跟著熱呵呵的與同學一同分享,亦有時在路上老街買下小食,拿上巴士與眾人同吃,小食當然知味,然而隱藏在小食裡面的這份同窗溫情,暖在心裡,有目共睹。且看曾慶瑜由台北跑到阿里山,要與我們見面,大家歡喜共聚不特已,還一早訂下了一隻燒豬,即場燒烤,請我們這班從香港來的同學一同吃,正當我們大口吃燒豬,填肚子的時候,她卻忙於拿著自備的啤酒,殷勤地一瓶瓶送到每檯上,讓同學開懷暢飲,我在培正讀書時,可能是自己特別對女生害羞,並不太認識曾慶瑜,印象中以前亦未見過她,今次是我第一次見到她,睹到她在基社同學那歡喜若狂的擁抱,款待同學的熱情慷慨,加上她那從心中湧出來的洋洋喜樂,實在令我感動不已,亦令我倍感成為培正基社的一份子,感到驕傲,感恩和更珍惜與大家見面的珍貴。 我感謝周美亮常常執筆寫作,藉著她的文采,拉緊大家的聯繫,在旅行的最後一天,當巴士正在行駛中,她加插了一段讓同學分享心中說話的時間,聽完黃研茵的分享,令我十分共鳴。 黃研茵與丈夫兒女住在洛杉磯,今趟十一月尾的加冕曰期,正與美國每年重要的感恩節撞期,每年的感恩節,她一家都會請一班朋友或者有需要的人回家吃一顿感恩節晚飯,身為一家之煮,怎可以不留在家負責弄飯,卻飛去香港參加加冕呢?正當她感到兩難之間,她丈夫一句說話,讓她決定來港參加基社紅寶石加冕,他说:慶祝感恩節是每年都有,基社加冕卻只是五年一次,我會與兒女搞好晚飯的事,安心去香港吧。黃研茵繼續说,如果錯過今次的加冕,就會錯過紅寶石加冕,不會再有,因為紅寶石加冕就只有這一次,下次加冕,要等到五年後,下次卻是藍寶石了。她的說話十分入心,坦誠真實,我們活到這把年紀,會知道歲月的可貴,應當把握每次加冕的機會。我自己五年前已決定一定要參加紅寶石加冕,不但如此,我希望基社同學將來都努力參加基社每次的加冕活動。 在此多謝所有幫助籌備今次加冕活動的同學,尤其是籌委會,盡心盡力,令到各樣節目均能安排妥當,順利完成,多謝他們為基社貢獻的勞苦。 加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