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無情還有情 (2012年10月17日與陳嫦媚、余晶晶、伍德賢聚首) 田榮先 不管是香港人說的「騎呢」,抑或是英文的 awkward,這頓飯感覺總是怪怪的。 今晚不但加拿大幫比香港幫更多人,而且出席的同學都屬於頂級稀客,沒緣由不輕易亮相;同席的五位基社同學,不但沒有跟我同過班,我在培正時連他們的大名都沒有聽過:陳琪、莊友衡、劉志恩,與余晶晶,是1999年銀禧加冕時才認識;陳嫦媚則是2004年珍珠禧加冕才第一次見面。所以,他們整晚點染的前塵舊影,提及多位同學,我竟然沒有一位認識!也許,騎呢的不是他們,而是我這踽踽獨行的半自閉仔。 同班也好,沒同班也好,因著紅藍緣分,基社情誼,樂陶陶的聚首又一城又一棧,謦欬嘲謔,意趣盎然。 雖然嫦媚、晶晶、志恩都是加拿大幫,但好多時都來香港,尤其是志恩,更有一半時間在這邊。他的公子 Jason 剛來了香港三個月,希望在財經界發展,剛好這晚友衡在座,馬上討教。友衡長袖善舞,談笑商場,在財經界甚吃得開,當下為 Jason 面試,並著他第二天傳來 Resume,提拔世姪也。很多同學都說很多年沒有見過嫦媚,其實她常有回來,只是每次都是來去匆匆,沒有時間跟同學見面。這次抽空跟同學聚舊,格外興奮;聽說在香港期間,她曾經心臟病發,但在醫院中仍記掛著今晚的聚會!嫦媚深信培正出品,必屬佳品,不斷推介在 Seattle 當藥劑師的女兒,希望與其他同學結親:天下父母都一樣,有事沒事總是一廂情願的為兒女操心!晶晶仍然開開心心做她的旅遊工作,中港加三地跑,精力充沛。 席間,另一位稀客鄭樹敬忽然來電,原來他與嫦媚及晶晶都稔熟,又是多年不見,但今晚因忙著其他事,無暇出席,只有電話寄意。周美亮更絕,WhatsApp 落 order,要我馬上拍下聚會情況,傳送給她!原來美亮身在桂林,天涯比鄰共此時,感動! 今晚本來是為歡宴嫦媚與晶晶的,志恩的出現是意外驚喜,沒想到聚會前兩天又收到伍德賢通知,他也會在這幾天回來香港為媽媽做壽,於是加拿大幫又多加一人。伍伯母壽宴剛好安排在同一晚,所以德賢只能在晚飯後才趕過來聚一聚;沒有來到前,志恩問我應該稱呼德賢做牧師還是主教?主教是聖公會的編制,地位比牧師「崇高」,自然應該尊稱他為主教;只是,我補充一句:「管他是牧師、主教抑或大主教,我都是直呼其名『伍德賢』!」都是老同學了,還要客氣嗎? 德賢蒙神呼召,奉獻一生,忠心事主,在這是其非、直其曲的悖逆洪流中作砥柱,實在不容易。我們都慨歎,今人以公平自由之名,使到堅守自己信仰立場都會被視為偏頗、封建,甚至不合法!德賢去年剛在 Fuller 神學院獲得神學博士,更在畢業禮中致辭並為會眾祝福,異寵殊榮!求主祝福德賢,繼續為世之光鹽,永為真理之干城! 今晚另一獨特處,是全桌人「竟然」都是紅藍兒女。友衡帶同「九唔搭八」的朋友來,卻原來是1976年敏社學弟歐永強;滿以為志恩的公子Jason是竹星仔,卻原來幼時在培正唸完小一才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我馬上替他驗明正身,查出他應該是2003年信社的小師弟;嫦媚夫婿見大家那麼高興,也湊興相認,說他也曾讀過培正幼稚園低班,我又馬上替Peter推算出他是屬於1973年勤社!真箇紅藍滿天下,原來都是一家人! 說不熟悉這班同學,且談談,且笑笑,忽然驚覺整個餐館只剩下我們這張桌子,酒樓伙計正忙著收拾,準備打烊;匆匆結過帳後,沒有馬上散 band,牽牽纏纏的,在又一城大堂裡又再多叮嚀問候幾句才依依離去。 不相熟,但都在紅藍園地裡成長;撩起縷縷青澀舊夢,渾忘老之已至。 出席同學: 加拿大幫: 陳嫦媚(夫婿Peter:1973勤社)、劉志恩(兒子Jason:2003信社)、伍德賢、余晶晶 香港幫: 陳琪、莊友衡、田榮先、歐永強(1976敏社) 菜譜:素鵝、回鍋肉、韭王鱔糊、干煸四季豆、清炒豆苗、辣子宮保雞丁、上海菜肉餃、蒸銀絲卷 |